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工作动态

医养结合暖夕阳:“时光小镇”让遗忘不再无助!

日期:2025-11-10 17:23 来源:海员医院
【字体:

坐落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的黑龙江省第六医院老年照护中心,已成为无数失能、失智老人的“温馨港湾”。自2003年确立“以康复治疗为中心,多学科协调发展”的方向以来,这里便踏上了医养结合的探索之路——从2005年的关怀病房起步,到如今专科化、规模化、特色化的老年照护中心,历时22年的艰辛努力,最终把医疗、护理、赡养、康复、保健、教学六大功能融为一体,成长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中的旗舰品牌。

当前,在人口老龄化汹涌的浪潮下,老年期痴呆群体日渐扩大,漫长的病程与持续加重的失智、失能状态,让家庭照护者背上了沉重的身心负担。加强老年认知管理、护航健康老龄化,既是国家战略的重要导向,也是民生所需的迫切回应。2019年,医院先行先试,率先在全省打造失智老人“时光小镇”,创新性地将“筛查-评估-诊疗-照护”闭环融合,既为失智老人筑牢健康屏障,更以务实举措交出了破解老龄化照护难题的“龙江答卷”。

破局:从“无”到“有”,打造温馨的“家”

“失智老人经常伴有情绪波动大、不认人、找不回住处、白天睡觉晚上闹等情况,甚至表现为精神行为异常。若是把失智老人和普通老人的饮食起居安置在一起,不仅难以获得有针对性的帮助,还可能由于环境不适而加重病情。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,黑龙江省第六医院老年照护中心主任邓伟回顾说。

2019年6月,医院先行探索,在省内率先推出失智照护专区——“时光小镇”。这一灵感源自荷兰霍格威小镇,不仅是对空间合理温馨的划分,更是照护理念的升级。走进这里,淡绿色地面、米白色沙发、淡黄色桌布与窗台绿植相互映衬,温暖色调让老人焦虑的情绪“云消雾散”。同时,每间居室门口都有独特的标识,有的挂玩偶,有的贴福字,刘伯伯的寝室贴满自己中年以后的照片,范奶奶的房间印着她的全名,只因前者对照片记忆深刻,后者对自己的名字念念不忘。

“每天带老人外出活动或吃饭时,我们都会反复强调门上标识的不同,时间长了,老人们大多能记住自己的房间。”护士长马丽介绍说:如今,“时光小镇”已运营了7年之久,入住老人最大93岁、最小58岁,一部分老人从建科起就住在“小镇”里,仿佛这里早已成了他们的“第二个家”。

专业:“药物+非药物”双管齐下,减缓失智进程

“认知护理不是‘在幼儿园看孩子’,得用科学方法帮老人延缓病情、维护尊严!”这是中心医护团队的共识。基于此,他们开展“药物+非药物”综合干预疗法,运用环境营造、多感官刺激、行为干预、音乐疗法等多种手段,为失智老人保驾护航。

药物干预坚持个性化原则。66岁的李大叔刚入院时,由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悄然来袭,开始显露记忆遗忘、藏匿物品、性格暴躁等异常情况,甚至排便后胡乱涂抹,家人看在眼里倍感焦急。入住“时光小镇”后,医护团队经过全面评估,为他制定了个性化“药物+非药物”医疗方案。经过一段时间干预后,李大叔的认知功能和行为症状有了很大改善,病情逐步平稳下来,让家属悬着的心落了地。

非药物干预则是“时光小镇”的“王牌”之一。团队融合怀旧叙事、舒缓音乐、玩偶疗法等多种方法,努力唤醒老人们的尘封往事和丰富情感。每当阳光午后,护理人员就会和老人一起翻阅“生命回忆录”——这本由团队精心准备的相册,每一张老照片、每一段温馨的故事,都可能推开记忆之门。而在多感官护理室里,精油香薰的淡雅气味、润肤露的细腻触感,有助于老人放松身心。对经历过枪林弹雨的老战士韩爷爷,大家则特意避开战争片,防止尖锐的枪炮声引发他的情绪波动。

此外,园艺疗法、认知游戏等活动也定期开展。7年来,部分老人病情平稳后回归家庭,与家人重享天伦之乐;其他的老人也喜爱上这个“家”,情绪更稳定,状态更积极,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现存功能与体面尊严,家属满意度超95%以上。

动态:量身定制干预方案,跟上老人需求变化

“失智老人的病情就像‘流动的水’,今天的需求可能和明天完全不同,静态方案行不通。”中心副主任戴兴华的话,点出了照护核心难点。为此,团队探索并建立基于持续评估的一系列动态照护机制,为每位老人量身定制并实时调整个体化护理方案。

老人入住初期,团队会进行“多方面评估”:医疗评估涵盖老年综合征、体格检查、多重用药等,掌握身体基础状况;能力评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能力、精神状态等,判断自主生活能力;护理风险评估涉及跌倒坠床、意外噎食等,提前排查隐患。通过评估明确失能、失智等级,确定入住区域与初始方案。

今年90岁的陈奶奶,早在10年前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,先后辗转全国各大医院,可用之药寥寥无几。随着年龄增长,陈奶奶症状愈发严重,家里垃圾纸壳堆一屋,半夜不睡觉,棉裤尿湿了就开煤气烘烤,一个照看不到就走丢了,电台寻人、家属担心受怕,倍感心力憔悴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老人家人听说医院有个照护专区,赶紧办理了入院手续。医护团队共同努力,动态调整照护方案,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照料,陈奶奶的状况逐渐好起来了,每天和同屋的伙伴手挽手在活动区内漫步、参加各种娱乐活动,彻底解除了儿女的“心病”。

在日常工作中,医护人员通过专业观察和评估工具,持续追踪每位老人的认知水平、情绪状态与行为症状。一旦有异常变化,立即进行相应干预——老人焦虑了,就增加音乐抚慰与心理疏导频次;认知能力下降了,就强化记忆训练与现实导向干预。这种“观察-评估-干预-再评估”的闭环服务模式,确保了照护精准又及时。

支撑:夯实培训基地,为行业标准赢得话语权

“好的服务模式终究要靠专业人才的落地和加持。”医院管理层深知人才的重要性。2018年5月,由黑龙江省卫健委、省民政厅联合批准的“黑龙江省医养结合培训基地”正式在医院挂牌。在省内首家医养结合专业培训基地的基础上,2019年6月,医院又被批准成立“黑龙江省安宁疗护培训基地”。截至目前,两大基地围绕失智老人照护技巧、老年综合征管理、压疮护理、急救操作等上百个专业项目,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,涵盖护理员、医护人员、养老机构管理者,为全省医养结合事业注入了新动能。

不仅如此,医院结合20多年的医、康、养实践经验,积极组织各学科骨干力量参与国标制定,引领地方行业标准。2008年,受国家老龄办委托,牵头起草国家行业标准《失能老年人分类和服务规范》。同时制定《黑龙江省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规范》,于2024年正式发布实施,被评为省级标准化创新发展项目。他们还针对本院专业方向和优势病种,提炼总结出459个项目、总计22.6万字的《医养结合服务管理体系汇编》,并完成版权登记,为内部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权威“工具书”。这些《行规》、《标准》从纸面走向实践,转化为可感知的服务品质进一步升华。

未来:瞄准社会刚需,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径

从2005年成立老年关怀病房,到2008年建成省内首家爱心护养院,再到2019年精心打造“时光小镇”——作为全省医、康、养、护的旗舰单位,医院不断发展壮大,现已建成江南、江北两个院区,开放床位560余张。这其中,老年照护中心255张床位“一床难求”,有的老人甚至预约两三年后才能入住“时光小镇”。近年来,医院先后获评全国首批“医办养”机构、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单位、国家爱心护理工程示范单位、首批国家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等。

“成绩面前,绝不能骄傲自满,止步不前!”邓伟主任表示,面对日益增长的失智、失能老人的社会刚需,我们老年照护团队将继续秉承“精诚至善,厚德致远”的办院理念,一方面优化“时光小镇”服务细节,探索引入AI认知训练系统等新技术,提供更智能、更精准的照护,同遗忘来一场周旋和竞赛;另一方面,通过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平台,扩大服务辐射范围,给予广大老年人远程医疗、慢病管理及照护指导等服务。邓伟的话,道出了医院的初心。

相关附件: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相关信息

版权所有: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邮编:150090

地址: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赣水路36号电话:0451-85971160

智能问答机器人 hi! 我是智小龙
微信
手机版